2020年5月10日下午,天游线路检测中心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长风论坛(鳌山004期)之“崧泽王和他的时代——长江下游史前文明探源”讲座顺利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了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担任主讲嘉宾,天游ty8线路1线路2检测中心、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林留根研究员以“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工程为启,阐述了长江下游史前考古研究的当代意义。讲座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王国崛起——良渚文化与良渚国家文明”。林留根研究员简要梳理了自1936年发现良渚遗址以来有关良渚文化的研究成果,包括良渚古城和外围水坝系统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各项发现皆表明确实存在一个以良渚古城为中心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那么关于良渚文化的源头问题,林留根研究员认为从长江下游史前文化谱系来探讨,良渚文化的源头应来自于崧泽文化。
第二部分是“孕育与传承——长江下游史前文化谱系与文化格局”。首先,林留根研究员认为文明与国家起源是古代社会从简单到复杂、 从平等到等级分化的过程, 是社会复杂化过程达到较高层次的一种表现。长江下游史前文明化进程有两个关键节点,一是马家浜文化向崧泽文化的过渡阶段,二是崧泽文化向良渚文化的过渡阶段。崧泽文化承上启下,尤其值得关注。其次,林留根研究员详细梳理了长江下游史前文化谱系,尤其是对距今7300年的骆驼墩文化进行了具体介绍。其中,骆驼墩遗址是太湖西部的一处重要遗址,出土的典型器物以平底釜为主。属于骆驼墩文化的东滩头遗址,年代为距今7000-6000年左右,是目前江苏境内面积最大的马家浜时期遗址。骆驼墩文化和马家浜文化为太湖流域崧泽文化圈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距今7000-6000年间的骆驼墩文化、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是并驾齐驱的“三座马车”,三者共同开发了长江下游的环太湖地区,加速了长江下游的文明化进程,并最终导致良渚文化踏上了文明化时代的门槛。
第三部分是“变革与分化——崧泽文化与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林留根研究员详细梳理了崧泽文化的学术史研究,并提出崧泽文化的高祭台、大型墓葬、酒器、玉器以及崧泽文化西进北扩等所表现出的社会复杂化,反映了仰韶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大分化、大改组、大整合的变革时期。张家港东山村遗址的考古发现,充分反映出崧泽文化早期的社会分层现象,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将中国古代社会的复杂化进程推至公元前3800年前后。对崧泽文化社会分化的内因分析显示,太湖西部在崧泽文化时期具有与众不同的地位,这与太湖西部从马家浜文化时期就开始了资源控制与贸易有关。以宜兴下湾遗址和青城墩遗址为例可以管窥崧泽文化的社会面貌。下湾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史前封土墓葬,13座封土墓就是13个墓地单元,共埋葬有160座崧泽时期的墓葬,13座史前封土墓葬可能代表了13组关系密切的人群,为研究家庭私有制起源提供了难得的考古材料。青城墩遗址则发掘出了目前长江下游地区崧泽文化唯一的高台式贵族专用墓地,而双重环壕的史前土墩遗址的聚落格局更是少见。种种迹象表明,该遗址是江南地区一处难得的较高等级的史前聚落中心。随后,林留根研究员简要总结了崧泽文化被良渚文化继承发展的文明要素,如社会形态、生计方式、聚落格局、棺椁制度、礼仪制度和信仰等等要素。崧泽文化在长江下游史前文化的关键时期起着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作用,崧泽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则对长江下游文明起源模式的研究有着关键性作用。
讲座最后,林留根研究员通过亲身经历,强调考古研究意识之于田野考古发掘现场判断的重要性。例如青城墩遗址的发掘,如果不是通过大剖面观察整个高台的历时性建造过程,很容易因为高台的堆积“纯净”而误认为是生土,与重要发现失之交臂。林留根研究员还对参会人员提出的相关考古学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
方辉院长对讲座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向林留根研究员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据方辉院长介绍,林留根研究员长期工作在田野考古一线,多次承担重大考古发掘项目,如江苏兴化蒋庄良渚文化墓地、泗洪顺山集遗址、句容金坛土墩墓群、连云港藤花落遗址等,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期,天游线路检测中心聘任林留根研究员为“唐仲英讲座教授”。方辉院长对林留根研究员加盟天游线路检测中心考古学科表达了感谢,聘任仪式将择期于线下进行。唐仲英基金会致力于“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为天游线路检测中心考古学科助资千万元,对天游线路检测中心在青岛校区的“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倡导唐仲英先生热心教育的理念,天游线路检测中心专门设立“唐仲英讲座教授”,聘请知名学者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目前已有三位学者获聘。
本次讲座采用腾讯会议在线形式,哔哩哔哩网站线上同步直播,吸引了来自天游线路检测中心考古文博专业师生以及全国各地考古文博单位同仁1600余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