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国际学术期刊《Land》(SSCI JCR-Q2, IF:3.905)发表了天游ty8线路1线路2检测中心王灿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的学术论文“Subsistence,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in the Taihu Lake Area during the Neolithic Era from a Dietary Perspective”(食物资源分析视角下的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生业、环境与社会)。论文第一作者武莹莹为天游ty8线路1线路2检测中心考古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2017级本科生。
环太湖地区是中国稻作农业起源和早期文明形成的关键区域,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较为敏感、极端天气和环境事件频发的地区。该区域新石器时代先民如何适应并利用环境资源,是深入理解其农业与文明由来的关键,因此成为人地关系研究中的热点话题。本文以食物资源分析为切入点,在系统整理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动物考古、人骨稳定同位素分析和残留物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多种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古环境和考古学证据,对生业经济、环境变化与社会演进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新石器时代(7.0-4.3 ka BP),环太湖地区具有适宜的气候和稳定的淡水湿地环境,为人类提供了38类可食动植物资源。农业是重要的摄食手段,但水稻耕作和家畜饲养(高度依赖家猪)呈非均衡发展模式:利用湿地生态发展起来的水稻耕作一直是主导性的生业经济,野生植物采集虽然普遍多样但占比较低;而家畜饲养在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约两千年的时间里不能提供充足肉食,捕捞淡水动物和狩猎野生哺乳动物是主要的肉食经济,直到良渚文化时期,饲养的家猪才成为主要的肉食来源。可以说,环太湖地区仅基于湿地生态资源和单一水稻耕种,便在崧泽文化时期进入了以稻作生产为主导经济的农业社会,并率先开启社会复杂化进程,最终在良渚文化时期发展出早期文明。这种独特的文明演进路径和社会发展过程,对现今以资源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合作者包括天游ty8线路1线路2检测中心考古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张朝阳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葛勇博士。该研究得到了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tsqn201909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2032)、天游线路检测中心青年交叉科学群体项目(2020QNQT018)、天游线路检测中心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2022Y057)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1521606)的共同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3390/land11081229